隔壁老王一家“十·一”七天可是玩"嗨"了,老两口出去玩了一圈,回来感冒了;大女婿回老家校庆,同学聚会连吃了三天火锅,到家“哑口无言”;上大学的儿子回家熬了七天夜打游戏,满脸爆痘,嗓子也肿了;王翠花面对一家子病人愁眉苦脸,这个假期,全家人“上火”!
王翠花听了父母的“就是上火了,吃点下火药就行了”去买了“xx解毒片”给家人吃,老两口和老公吃过药以后没两天就好了,可是儿子却不见好。王翠花以为药效不够就让他一次多吃几粒。又过了几天,嗓子不仅没好反倒拉肚子了,脸上痘痘更多了。
这种情况,我想很多人都会像王翠花一样不是思考是否吃反了药,是否用药不对?想的最多的反而是药力太轻,身体抗药,需要加大剂量。
为什么都是“嗓子痛”,有的人吃“下火药”管用,有的人却不管用呢?
锦灯笼识百病之“咽喉肿痛”篇
咽喉肿痛为症状名 。即咽喉红肿疼痛 。多属“喉痹“及”乳蛾”范畴。为多种喉部疾患之主症。多由风热袭肺、胃火上蒸及肾虚水亏、虚火上炎所致。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扁桃腺炎、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腺周围脓肿等疾患中。
咽喉肿痛,就一定要清热解毒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咽喉肿痛的病因:
感冒之后,出现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
过食辛辣之物,出现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长期熬夜,或睡觉不佳,或加班加点。
情况虽然很多,但咽喉肿痛的病机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点:外感与内伤。
一.外感:外邪入侵,气机郁滞,郁而化热。
常见的有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服用银翘散、桑菊饮等;
风寒感冒症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服用荆防败毒散等;
风寒感冒如果病情发展入里化热,就会由开始的风寒感冒症状变成风热感冒的症状,也会咽喉肿痛。
二.内伤:五脏失调,火热上攻。
内伤火又分为实火、虚火。
提高“防火”意识
实火
VS
虚火
证候表现为高热、头痛、目赤、口苦口干、渴喜冷饮、烦躁、腹痛拒按、胁痛、便秘;甚或吐血、衄血,或发斑疹;舌红、苔黄而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等。
治疗宜清热泻火。以胃、肠、肝胆实火为常见。过食辛辣之物,热毒内盛,导致肺胃热盛,咽喉肿痛。
实火治疗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常用中成药有黄连上清丸和牛黄解毒丸。若邪已伤阴则兼以滋阴降火,常用药知母、黄柏、牡丹皮。
治疗要注意调理全身以治本,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导赤散等,治“实火”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药泄火,治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见“火”就用三黄片之类,有时并不奏效。
秋高物燥、小心防火
虚火: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吸饮酗酒,虚火上冲,出现咽喉肿痛,这样的患者多属于上热下寒体质,上面热邪较重,下面寒邪较重,舌根发白。
“虚火”是相对于“实火”而言。凡属于体质衰弱、真阴亏损或真阳衰竭所引起的机能低下,而表现为虚性亢奋的,都属于虚火的范围。故虚火又有阴虚、阳虚之别。
《景岳全书·虚火论》曰:“凡虚火证即假热证也…虚火病源有二…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此病源之二也”。
虚火在临床上常见于现代医学所称的功能性低热、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晚期、肿瘤放疗、化疗后,或其他慢性感染性疾病。
虚火之产生,本源于脏腑阴阳气血之亏损,故在致病过程中,脏腑组织受损而表现出虚火证候群。虚火之产生,也并非阴虚一因而致,阴虚、阳虚均为虚火产生之因。
1.阴虚之火
因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或感受阳邪及五志过极化火,都可使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亏损,阴精衰少,导致阴虚。《内经》云:“阴虚则阳亢”,指阴虚不能制阳,阴阳失去平衡,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成为阴虚之火。如《景岳全书·火证》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
2.阳虚之火
因先天不足,素体阳虚;或感受阴邪,日久伤阳;或过用寒凉攻伐,或年老体弱,均可导致肾阳不足,阴寒内盛,久之可发展为阴盛格阳,使阳不能潜藏而反浮越,以致虚阳亢奋,成为肾虚格阳的阳虚之火。正如《景岳全书·火证》所云:“寒从中生,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泻散于外,即是虚火,假热之谓也”,“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
so!如果是“阳虚之火”则需要引火下行,只是盲目的服用清热解毒药物,只会导致下面越来越寒,虚火上冲不断加重,咽喉肿痛越来越重。
如果是“阴虚之火”则需要滋阴
滋阴也是有原则地:
1.滋阴与清热并用
2.保血、养血即可生津
3.养阴兼顾理气健脾
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该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虚火”怎么引火下行?
引火下行的办法很多,内服药重用川牛膝、牛膝、肉桂等引火下行,同时清上温下;
曾经有一中年男子,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自行诊断服用清热解毒类药物,治疗三月,未能治愈。反而因服用寒凉药物过多,出现双下肢异常沉重,双膝关节冰冷等症状。
后去医院看病,医生采用温肾潜阳,引火下行的方法,重用大温大热的附子*,配上龙骨、磁石、川牛膝等,治疗十余天,咽喉肿痛,下肢沉重,均得以治愈。
咽喉肿痛,不一定都得清热解毒啊!大家在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辨证对待。
咽喉肿痛怎么办?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此!
一、体针
实证取少商、合谷、曲池、内庭等穴为主。发热加大椎、外关;咽肿痛甚加廉泉、天容;咳嗽加太渊、肺俞;声嘶加列缺、扶突;便秘加支沟、天枢。虚证取太溪、鱼际、照海、廉泉等穴为主。咽干痛加液门;手足心热加少府。
1.实火
治则: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处方:少商 合谷 尺泽 关冲
方义
少商乃手太阴井穴,点刺出血,清泻肺热,为治咽喉病症之主穴;合谷疏泻阳明之郁热;尺泽穴为手太阴合穴,泻肺经实热,取实则泻其子之意;更取三焦经井穴关冲,点刺出血,加强清泻肺胃之热,以达消肿利咽的作用。
随证配穴
外感风热—外关,胃经热盛—内庭。
操作: 毫针刺,泻法,井穴点刺出血,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2.虚火
治则: 滋阴降火,养阴清热
处方:太溪 照海 鱼际
方义
太溪为足少阴经原穴,照海为足少阴经和阴脉之交会穴,两脉均循行于喉咙,取两穴以调理两经经气;鱼际为手太阴荥穴,可利咽清肺之虚热。三穴同用,可使虚火得清,不致灼伤阴液,适用于阴虚咽喉肿痛。
随证配穴
肝肾阴虚—三阴交。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二、耳针
取咽喉、扁桃体、轮1~轮6等穴,慢性者加下屏间。中强刺激、留针1小时。注意,如属扁桃体周围脓肿已成脓者,须转科处理。
选穴: 咽喉 轮1 轮2 轮3 轮4 扁桃体 肾上腺
方法
实证毫针强刺激,嘱患者作吞咽动作,每次留针60min,每日1次。
三、热水泡脚
足三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皆起于足,热水泡脚可以使足部充血,人体热量随血下行,对于虚火症状有明显作用,可以治疗上热的症状,同时使人的脚部温暖,下肢强健,对于下肢浮肿,足跟疼痛等症状作用明显。
四、穴位敷贴
如果鼻衄、齿衄、头痛等症状明显,可以用蒜贴涌泉穴。热水泡脚后使足底的角质层变薄,易于吸收药物,将大蒜两瓣捣为蒜泥,用风湿膏把蒜泥贴在涌泉穴上,大概一小时后,涌泉穴会出现明显的温热感,再贴2小时后除去蒜泥。
外用药可以采用吴茱萸研粉,醋调外敷涌泉穴。
锦灯笼养生小妙方
阴虚上火的童鞋们可以吃滋阴食品有牡蛎肉、鲛鱼、马奶、羊奶、酸奶、蚬肉、淡菜、蛙肉、蹄筋、豆腐浆、菠菜、青菜、黄芽菜、银耳、蘑菇、金针菇、草菇、平菇、西米、糯米、黑木耳等。
★★阳虚上火的同学以上这些就不能吃了,越吃越重,可以吃一些补阳气的温热性食物,如:补阳类食物。主要有:鸡肉、猪肝、猪肝、羊肉、羊肾、狗肉、鹿肉、鳊鱼、带鱼、海参、贻贝、洋葱、香菜、粳米、糯米、小麦、南瓜、红枣、茴香、姜等。同时尽量不要吃水果,因为大多数水果都是寒凉的,如一定要吃就吃蒸熟或者煮熟的水果。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款养生茶品
1.檀香橄榄
绿茶100克,檀香橄榄150克,蜂蜜适量。绿茶、檀香橄榄用开水冲泡15分钟,就可加蜂蜜饮用。能滋养肝肾,清热利咽。
2.木蝴蝶
木蝴蝶10克,薄荷3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蜂蜜20克。前四味加水适量,文火煮15分钟,去渣取汁,兑人蜂蜜,继续加热至沸。稍温频服。能清热利咽,养阴生津。适用于肺肾阴虚之咽炎。
3.罗汉果
罗汉果1个。将罗汉果切碎,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不拘时饮服。每日2次,每次1个。能清肺化痰,止渴润喉。适用于肺阴不足、痰热互结的咽喉炎。
4.紫苏叶
紫苏叶60克,葱30克,青椒10克,盐、香油少许。前三味洗净,并研为碎末,加适量食盐、香油等调料,可为正餐之凉菜。疏散风寒(发汗解表),通阳利咽。适用于风寒外袭之咽炎。
注意事项
要坚决摒弃一些不良饮食习惯,戒烟、戒酒。不食辛辣、酸等刺激性食物,少食油炸、腌制食物。我猜想你也忍不住,戒不掉,能少吃尽量少吃一点,少抽一点,少喝一点吧。
治疗鼻、口腔、下呼吸道疾病,包括牙病。
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结合生产设备的改造,减少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
生活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及时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保持每天通便,清晨用淡盐水漱口或少量饮用。
适当控制用声。用声不当,用声过度,长期持续演讲和演唱对咽喉不利。
*编者注:个人体质不同药方各异,请勿擅自使用!附子使用不当,易发生毒性反应,须凭医师处方服用,用量3~15克。煎煮汤药时,附子一定要先煎40~60分钟,口尝无麻辣感为宜。
-END-
文章来源: 微信公众号”医虫TCM",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