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 028-87560313
  • zhongyiyaojishu@163.com
  •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华神大厦4楼B401、B403

【健康科普】妈!我的“秋裤”呢?

发布时间:2018-11-07
0

这天啊,说变就变了~


对于昨晚上睡觉被冻醒的锦灯笼,今早上决定“全副武装”去上班,就是这么冷的天,锦灯笼在地铁里看到还是有很多人只穿一条单裤,甚至有人还露着脚踝。



“啧啧啧……也不知道是真不冷,还是要‘风度’不要‘温度’, 都‘立冬’了,还不穿‘秋裤’,看着都冷。”锦灯笼心理想着缩了缩脖子,“还好我穿的多”




立冬,十月节。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冬)、十二(腊)月”一共三个月。


冬季在很多地区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选择休眠,有的称作冬眠。候鸟会飞到较为温暖的地方越冬。


中医经典《素问·四气调神论》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说冬天是闭藏的季节,水;东地坼,万物蛰藏。人体在冬天的时候阳气内敛,阴气在外,因此要早卧晚起,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再出门。这就教给我们一条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闭藏”。




立冬

贴士


冬季,多穿点



季节变换,自然界由阳转阴,气温降低。人类虽不用“冬眠”但需要保暖。最简单的养生就是多穿衣物,这时候你还在“露肉”,那简直是“作死”了!


你们以为不穿“秋裤”就能“显瘦”?恰恰相反,哪里“露肉”越多,哪里才爱长脂肪,这是生物本身御寒机制决定的,身体器官部位觉得“冷”,大脑就会命令脂肪“包围”那里,保证身体的恒温,so,不穿秋裤才是你发胖的根源!


为什么特意强调要穿“秋裤”,不能露“脚脖”,因为脚脖上有个穴位非常重要,对,就是三阴交。



▲足内踝上缘,四横指处。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其作用健脾益血、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三阴交对于女人来讲尤其之重要,“妇科三阴交”,故可治月经不调,白带,月经过多,过少,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


按摩三阴交可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尽,遗精,阳痿,阴茎肿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病等。


针灸该穴主治遗精、阳痿、阴茎痛、小便不利、睾丸缩腹等,是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因此,经常用手指按摩此穴可增强男子性功能。


所以保护好脚脖也就保护好了你的肝、脾、肾,如果露出来,各种疾病都会找上你。“寒从脚底生“,上面穿再多也不如下面多穿一条秋裤重要!



其实,锦灯笼已经把“棉裤”都穿上了!





冬季,多吃点


冬主藏,对应五脏中肾主藏,所以冬天应该多吃“补肾温阳“食物,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人发生口腔溃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那么人们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还有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的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


这里须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


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除此之外,还应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


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冬宜食“黑”,可择食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蘑菇、乌骨鸡、海带、紫菜等食物。不少干果和坚果具有补肾养肾功效,如核桃、板栗、松子、榛子等,冬天食用正合时宜。上述食物还兼具健脑、乌发之功。需要注意的是,咸味入肾,可致肾水更寒,寒凉之品则易损元阳,故冬令饮食不可过咸,并忌寒凉。


立冬北方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你常听说北方逢年过节就吃饺子,为什么?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冬季养生食疗


这个天气做一些滋补的汤锅,简直美的不要不要的!



一、小鹌鹑银耳蘑菇汤

 


材料:小鹌鹑1只,鹌鹑蛋5颗,银耳50克,蘑菇50克,西红柿50克,料酒、精盐、味精、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1、小鹌鹑洗净,除去内脏,用精盐、料酒腌制半小时。银耳用温水泡发,去蒂撕成小朵。蘑菇冼净,撕成小片。
 



2、鹌鹑放汤锅内,加冷水烧开,撇去浮沫,加精盐调味,继续炖至熟烂,取出放汤碗中。原汤烧开,放入银耳、蘑菇、鹌鹑蛋稍煮,放入西红柿,调入味精、胡椒粉,浇入鹌鹑汤碗中即可。
 


功效:美白养颜,益肾补虚。



二、红枣香菇乌鸡汤


材料:乌骨鸡一只(约一斤左右)、香菇、黑木耳、红枣若干、生姜、料酒、盐少许。
 


做法:


1、乌骨鸡洗净切块,放在盆里,加入盐、料酒、生姜腌15分钟左右;香菇、黑木耳、红枣洗净,加入。
 



2、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锅内,大蒸至水开,再转中火蒸30-45分钟。用筷子可轻松插入鸡肉中即可熄火食用(中间要注意蒸锅内的水,不要把水蒸干了)。
 


功效:香菇乌鸡汤可以补气血、养颜、提高免疫力。香菇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并有防癌作用,用香菇和乌鸡一起熬鸡汤,香菇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汤内,可提高人体吸收率;对女人而言乌鸡汤是补虚劳、养身体的上好佳品。



三、萝卜鲫鱼汤


材料:鲫鱼、白萝卜、葱、姜、花雕酒、盐。
 


做法:


1、鲫鱼洗净后沥干,并用厨房纸巾擦干表面水分。萝卜去皮切条;葱打结;姜切片。锅内热油,爆香几片姜片,加入鲫鱼煎透,煎至两面的鱼肉变色。锅内加入足量的水(冷水、开水均可),加入葱和姜,大火煮开,加入适量花雕酒,继续煮至酒气消散。
 



2、撇去浮沫后转中火,保持一定的沸腾,加盖炖煮至汤色发白(约30分钟)。加入萝卜条,继续煮约10分钟,加入少许盐,略煮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消食化滞,明目润肤。鲫鱼汤有润燥滋补的作用,适合秋冬季节食用。



四、萝卜羊肉汤


材料:羊腩肉750克白萝卜一颗,香菜盐,鸡精,料酒,葱,姜,胡椒粉。
 


做法:


1、将羊腩肉洗净,切成粗丝,白萝卜洗净切成丝。
 



2、坐锅点火倒入底油,放入姜片煸炒出香味后倒入开水,加盐、鸡精、料酒、胡椒粉调味,水烧开后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萝卜、转小火煮至萝卜断生后,撒上葱丝和香菜叶即可出锅。
 


功效:萝卜可消积滞、化痰清热、下气宽中、解毒。萝卜羊肉汤,有温补脾胃、健脾消积功效。



五、番茄牛肉汤


材料:牛肉、洋葱、土豆、番茄(西红柿)、葱白、生姜、迷迭香、番茄酱、黄油(butter)、水。
 


做法:


1、将牛肉切成合适的小块,放入开水里汆烫2-3分钟,捞起洗净血水备用;锅洗净,涂抹适量黄油,放入洋葱丁、去皮切块的土豆,少许干迷迭香,炒出香味。
 



2、倒入切成块的番茄、葱段、姜片继续翻炒至到番茄变软,溢出红色汤汁;加入一大勺番茄酱、一枝鲜迷迭香,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将所有锅内所有材料转移到慢炖煲,煲制到牛肉软烂、汤汁浓稠,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番茄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降低血压之功效。






冬季,少动点


虽然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是在冬季可以适当懒一点,万物生机潜伏闭藏,人也应当养精蓄锐,保护阳气,早睡晚起,当然平常工作繁忙的你不一定做到这一点,但是在不忙的时候一定不能放肆熬夜,好好休息,适当运动却不能剧烈。






冬季运动要注意哦!


1、运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运动前我们要做好准备工作,除了选择好穿的衣物外,还要根据身体状况补充一些能量。可以选择喝一些热的牛奶、麦片,这样不但可以补充水分、缓解饥饿感,还能热身。


2、以室内运动为主,偶尔出门让严寒沐浴脸庞


冬天还是以室内运动为主,但也不妨偶尔到室外走动走动,让新鲜空气把肺中混浊之气排挤出去,并且让脸庞沐浴在冬天的严寒中也有益无害。他说:“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诸于面。所以你看,一接触血脉呀、腠理呀,毛窍都收缩起来。我让你在里头收敛起来,来抵抗寒气,你外边冷,里边是热的,所以它不受伤。”


3、室外运动,等太阳露头再出门


冬三月是闭藏的季节,水冻地坼,无扰乎阳,人在冬天的时候阳气内收,阴气在外,所以这个季节早卧晚起,太阳不出来不要出门。一般的健身爱好者都有长年早起健身的习惯,而这在冬季就不太适用。科学研究数据表明,冬季健身的最佳时间是在14~19时之间。


4、冬天运动,尽量不要出汗


在冬天只要一出汗就会伤阳,就会伤心。这是因为,汗是心之液,出汗就把阳气伤了,机体抵抗力就低下了,这在冬天是违背养生规律的。所以,冬天室外运动,不能跑,不能跳,最好太阳出来慢慢走,慢慢溜达。


5、大雾天不宜室外锻炼


冬季健身尤其要注意在大雾天不宜进行锻炼。雾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后,与飞起的尘土凝结成不透明的小水点,浮游在近地面的空间而成的。在大雾的时候,不仅空气中的水分多、尘土多,而且气压较低,呼吸困难,汗液不易蒸发,这时最好在室内做简易的活动。






冬季,“防”着点


1、防鼻寒  晨起冷水搓鼻 


立冬之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 

2、防颈寒  穿立领装挡风寒


秋冬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专家介绍,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穿立领装不但能挡住寒风,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好处。 


3、防肺寒  喝热粥散寒 


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专家称,症状较轻的,可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两天。 


4、防腰寒  双手搓腰暖肾阳 


专家介绍,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具体的做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5、防脚寒  常做足浴 


足浴要注意3点: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最后要注意的是,以上3点做完之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另外,足浴不宜在饭后立即进行,糖尿病人浸泡水温不宜太高。


不说了,今儿晚上吃“饺子”去!


-END-




文章来源:  微信公众号”医虫TCM",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