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 028-87560313
  • zhongyiyaojishu@163.com
  •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华神大厦4楼B401、B403

【中医治疗】吐槽不彻底,今天从医学角度摆哈“面子”的龙门阵

发布时间:2018-11-14
0

上一篇说了母上大人生病发展的过程,我想你们通过母上的病情,应该对“面瘫”有个大概的了解。


现在我们来高、大、上讲解!@^^@


什么是面瘫?


面瘫(即面神经瘫痪)又称面神经麻痹,民间叫法“歪嘴巴”、“吊线风”,西医称面神经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

你以为是这样子的?no! no! no!

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临床上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征,多为单侧性,双侧同时发病的极少。起病急,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睑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

本病为神经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季节均可发病。面瘫轻者,并及时治疗,预后较好;面瘫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口僻”等,属“中风”范畴。

▲其实是这样的!





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周围性面瘫发生于面神经核和面神经。

周围性面瘫的常见病因是:

1.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病毒被激活引起(母上大人中招);

2.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

3.自身免疫反应;

4.肿瘤;

5.神经源性;

6.创伤性;

7.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

8.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怀疑母上得病病因)

9.血管机能不全;

10.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西医又认为中枢性面瘫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之间的皮质延髓束,通常由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脑外伤、炎症等引起。

中枢性面瘫可能的病因是:

1.颈内动脉系统闭塞,尤以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更为多见,

2.血管瘤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所致颅内出血以及颅内肿瘤所致。


中医认为面瘫的病因主要为“正气”相对虚于内,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所致,导致筋脉失养而致本病。


病理变化为患者在劳累和体力下降的情况下,正气相对虚于内,脉络空虚,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导致经络阻滞,气言阻经络,筋脉失养,而见口眼歪斜诸症。





临床鉴别


“周围性面瘫”顾名思义发生在面部周围的瘫痪,所以只发于面部,不会涉及身体其他部位。


“中枢性面瘫”是由“中枢”病变引起,而人的“中枢”就是大脑,大脑又掌管全身各个部位,所以”中枢性面瘫“不光”瘫“面”,还“瘫”身体,“面瘫”只是“中枢瘫”的一方面。


“中枢性面瘫”在中医范畴内又跟“中风”相关联。

中风,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在《伤寒论》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等。

现代一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的疾病。





易感人群

什么人容易得周围性面瘫

1.多数患者发病前面部受过冷风、冷水等刺激,遇冷后面神经血管发生了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而引发了面瘫。

2.少部分患者病前有过疲劳史,免疫力相对下降。如果遇到情感的相对过大波动,如生气、害怕、紧张、压力过大等,也易患此病。

3.少部分患者发病前后有病毒感染迹象,普遍患有感冒、耳炎等症状。

4.极少数的患者,其家族中有面瘫患史。

5.极少数的孕期、产褥期的妇女相比普通人更容易患面瘫。

另外,女性比男性更易患面瘫。女性本身固有的生理特点和生理周期,体制较男性虚弱。加之出于爱美之心而选择了不正当的美容方法,可能使面神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什么人容易得中枢性面瘫(中风)?

1.心脏病病人

统计表明,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细菌性心肌膜炎以及心脏瓣膜病的人,或者做过心脏手

术,安装过人工心脏起博器者,容易出现血栓,引发中风。

2.血黏稠度高的人

有些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增多,血液变的黏稠,很容易出现血

栓,引起中风。

3.糖尿病病人

糖尿病人容易出现血脂代谢紊乱,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容易出现高血压,这些都是引

起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4.吸烟的人

吸烟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与脂蛋白结合并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容

易引发脑中风。但吸烟对脑血管的影响是暂时的,只要停止吸烟2年以上,就可以使脑中风发生率大大下降。

5.高血压病人

研究表明,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高,只要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引发脑中风。因此,血压

很高的人,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应坚持服药控制好血压,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6.习惯性便秘的人

老年人动脉多硬化,大便多燥结。排便用力容易使脉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同时升高,这样

就容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出血发生脑中风。

7.脑血管畸型的人

有些人脑血管有先天性发育畸形或先天性血管壁缺陷,他们可能平时没有症状,但极易患出血性脑中风。

另外,平时饮食过咸、用药不当和经常酗酒的人也容易患脑中风。





临床辨证分型治疗

临床辨证分型及治疗

1.注意要病因治疗,病毒性感冒引起的面瘫,一般就用抗病毒的药物,面瘫急性期会出现水肿严重的症状就需要用抗炎消肿、营养神经的药物,针对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2.注意心理治疗: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这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这是面瘫的治疗方法。


3.微创也是面瘫的治疗方法之一,面瘫手术切口在患侧耳后发际内,在手术显微镜下将位于面神经根部走行异常、并对面神经造成压迫的血管推移离开,并固定,使血管不接触到面神经,从而解除血管对面神经根部的压迫,恢复面神经的正常功能,使面肌抽搐症状得到缓解。




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辩证施治

1.风邪入络

症状:每于晚间受风寒或受潮湿之后,次日晨起即发现面瘫,口眼歪斜,或有头痛,苔薄白,脉浮。

证候分析:正气相对不足,脉络空虚,感受风寒之邪,侵袭头面,筋脉痹阻,故面瘫乃作,口眼歪斜; 风寒之邪外束,故头痛,苔薄白,脉浮。

治则:祛风活血,和营通络。 

方药:牵正散加减。


2.气血两虚

症状:口眼歪斜,日久不复,头晕乏力,纳差胃呆,心悸眼花,苔薄,脉细。 

证候分析:正气不足,感受风寒之邪之后,经络阻滞,气言阻不利,筋脉失养,故口眼歪斜,日久不复;病久不复,致气血两虚,故头晕乏力眼花;血不养心,故心悸阵作;牌不健运,则纳差胃呆;苔薄,脉细为气血不足之征。

治则:补益气血,祛风通络。  

方药:八珍汤加减。



3.痰瘀互阻

症状:口眼歪斜,头痛,肢体麻木,头晕,神疲乏力,纳呆。舌质黯,苔薄腻,脉细滑或细涩。 

证候分析: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人络,夹痰夹瘀痹阻经络,故口眼歪斜而致面瘫;瘀血阻络,清窍不利,故头痛肢麻;气血不足,故头晕,神疲乏力;健运失司,痞满纳呆;舌质黯,苔薄腻,脉细滑或细涩为气虚血滞,痰瘀互阻之象。

治则:益气活血,祛疾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加减。





休息一会,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挽回“颜面”,传统医学外治更胜“微(yi)调(mei)”》——“面瘫”之中医适宜技术外治法


-END-




文章来源:  微信公众号”医虫TCM"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