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 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有关“夯实中医药基层服务阵地”、 “彰显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增强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成长途径”以及“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等有关指示精神,以及2020年全省中医药大会工作要点中“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 药特色优势”以及“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等具体要求。充分做实我会专注于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收集、整理、研究与推广工作的办会方向。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与四川省医院协会中医医院分会、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校友会联合举办的国家中医学术传承流派彭氏眼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氏雷火灸技术推广培训班于9月18日-20日在成都顺利举行。来自全省中医相关医疗、科研、教育及生产工作者24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
出席培训班开幕式的有辽宁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彭氏眼针流派工作室负责人王鹏琴教授;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会长张虹教授;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副会长、针刺技术分会会长胡幼平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处副处长、四川省医院协会中医医院分会副秘书长邝婷婷副教授;四川省名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及大外科主任黄勇教授;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第三代传承人邵妍副主任医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氏雷火灸疗法第五代传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特聘中医药适宜技术雷火灸疗法省级师资教师张丽教授。
培训班开幕式上,邝婷婷副处长代表四川省医院协会中医医院分会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处向此次培训班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她在讲话中指出,中医药是我国古代科学的伟大宝库,我辈中医药人要在深入发掘,传承精华的同时,也要注重不同学术流派、不同技术方法的交流学习,此次培训会是一次很好的契机,省医协中医医院分会将在未来参与到更多的学术培训与交流中来。最后邝副处长对此次培训班的授课专家表达了感谢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张虹会长在讲话中首先对研究会做了简要介绍,阐明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当代、特别是疫情期间发挥的重要作用,激励在座中医药人携手并进,合作共赢,为建设四川中医药强省做出贡献;同时代表研究会向授课专家表达了诚挚感谢,感谢各主办、承办单位,特别是远道而来的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工作室、重庆市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对本次培训班的大力支持。
最后,在张会长、邝副处长及现场学员的见证下,王鹏琴教授向黄勇主任授予了“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工作室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工作站”的牌匾,此次授牌标志着彭氏眼针在成都有了“根据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为围绕“彭氏眼针”开展的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推广基地。
授牌仪式结束后,培训班正式开始。王鹏琴教授围绕《观眼识病理论体系介绍》开展主题培训;邵妍副教授则带来《眼针及眼针带针康复疗法病例分享》、《眼针及眼针带针康复疗法科研进展分享》两个主题的培训内容。邵教授还与王教授一起,为学员们开展《眼针针具标准及规范介绍》并进行眼针与眼针带针康复操作演示,现场指导学员进行眼针带针操作。
9月20日,胡幼平教授围绕《古典针法治疗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与技法展示》开展培训讲座;张丽教授分享《赵氏雷火灸及在其优势病种的临床应用》培训内容,专家们从自己的优势领域出发,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学术研究,对主题内容进行了详尽地、系统性的讲解,同时通过现场实操演练,让学员们能快速吸收培训技术。
内容丰富的课程、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授课方式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学员学习积极性高,讲座效果好,培训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20日上午课间休息时,研究会副会长兼针刺技术分会会长胡幼平教授还为近期新申请加入研究会的单位会员代表、常务理事单位代表等授予了牌匾。
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一直坚持以“收集、研究、整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己任,积极开展各种提升各级医疗人员技术水平的活动,让更多优秀的祖国传统中医药技术深入基层,走到群众身边,更好的促进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培训班学员好评如潮:
撰稿:仉孟君 编审:罗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