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贯彻党中央“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文件精神,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国际化推广工作。2018年12月23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国际推广合作共同体、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国际推广合作共同体第一次全体理事大会暨首批推广项目及培育项目授证仪式”在上海光大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应组委会诚挚邀请,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会长张虹教授出席会议并受聘为首届“共同体”副主席。
大会邀请到的领导与专家有: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怀琼,全国名中医、原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严世芸等中医药领域教育家、标准化专家及名老中医。大会由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主任尚力与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张文风主持。
大会开幕式上,孙永章副秘书长在致辞中首先肯定了此次大会的积极意义,他指出,适宜技术国际推广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文化问题,推广时不能急功近利;规范化、标准化是中医药产业化的前提;遴选中医药适宜技术手段和服务项目,并进行技术转化和国际推广是共同体工作的基本路径。
接下来,张怀琼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医是文化输出的有利载体,我们应秉承“坚守、交流、融入、发展”精神,抓住时代机遇,扎实做好适宜技术国际推广工作。
最后,严世芸(共同体专家委员会主任)发言,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将召开中医药发展大会,这是中医药领域的最高规格,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和医学科学的属性来谈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从规范化、标准化来谈国际化传播推广。呼吁大家紧扣时代脉搏,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政策,把祖国传统医药文化和技术更好的推向全世界。
授证仪式上,共同体副秘书长胡泳谦做了共同体第一次全体理事大会筹备报告。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国际推广合作共同体首届副主席单位,研究会会长张虹教授受聘为该合作共同体首届副主席。
随后,中医药适宜技术国际合作推广论坛正式召开,国际标准化组织/中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秘书长桑珍围绕《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主题做了学术报告,对现阶段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剖析和解释;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主任尚力带来的报告主题是《提高适宜技术转化水平,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和国际化事业发展》,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国际化推广的发展情况及所面临的问题做了分析与说明。
桑珍秘书长在学术报告中
尚力主任在学术报告中
研究会会长张虹教授围绕《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四川的发展》主题做了学术报告,从川派中医药的渊源开始,道明了四川自古便是“中医之乡”、“天然药谷”的历史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川派中医药适宜技术以其特色鲜明、种类丰富等优势得到了省内及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川派中医药适宜技术走出国门,为欧洲、北美洲、澳洲,特别是非洲地区的病患带去了福音,并在当地培养了一大批适宜技术人才,为适宜技术国家推广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张虹教授还分享了2017年在莫桑比克传授中医药技能的情况,此活动引起了央视的关注并肯定了我们为中医药“一带一路”传播所做的贡献,最后,张虹教授对研究会的情况做了详尽的介绍,并同尚力主席一道,接受了“东方网”等媒体的现场采访。
张虹会长和尚力主席接受“东方网”等媒体的现场采访
张虹教授在学术报告中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是全人类的知识财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国际化发展迎来新契机、新挑战。此次张虹教授受聘为该合作共同体副主席,是对川派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国际推广作用发挥上的支持与肯定。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作为国内唯一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质,专注于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推广的社会组织,应始终以“研究、整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己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国际竞争力、打造中医药服务产品、共同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仉孟君 编审:罗枫